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七政

拼音 qī zhèng

注音 ㄑㄧ ㄓㄥˋ

七政 詞語解釋

解釋
1.古天文術語。說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孔傳:"七政,日月五星各異政。"孔穎達疏:"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史記·五帝本紀》"以齊七政"裴駰集解引鄭玄注同此說。(2)指天﹑地﹑人和四時。《尚書大傳》卷一:"七政者,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爲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裴駰集解引馬融注《尚書》雲:"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辭﹑巧﹑火﹑水﹑兵七者。
© 漢典

七政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七政

  • 古天文術語,亦稱七曜、七緯,其意思說法不一。是古代中國人將太白星(金星)、歲星(木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稱爲五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太陽星(日)、太陰星(月),合稱七曜。七曜佔在古代中國星占學上均十分重要。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桼政
      2. 七正
      3. 齐整
      4. 七正
      5. 启征
      6. 起征
      7. 齐正
      8. 契證
      9. 妻离子散
      10. 嘁嘁嚓嚓
      11. 漆园吏
      12. 悽愴
      13. 欺人太甚
      14. 栖薄
      15. 醜正
      16. 憑證
      17. 顶证
      18. 流鄭
      19. 讎正
      20. 六正
    相關詞語
      1. 七里香
      2. 七劄
      3. 七短八长
      4. 七倒八歪斜
      5. 七嘴八张
      6. 七舍
      7. 断七
      8. 柳七
      9. 头七
      10. 開七
      11. 一七
      12. 累七
      13. 政荒民弊
      14. 政號
      15. 政躬
      16. 政治教導員
      17. 政协
      18. 政務
      19. 削政
      20. 谨政
      21. 训政
      22. 持政
      23. 俭政
      24. 異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