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上•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於諷刺,亦有陳拾遺(陳子昂)一鱗半甲”此係以龍為喻,意謂略有相似之處。後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鱗片甲 ”。 一鱗半甲
-----------------
國語辭典比喻事物的片段。唐.高仲武《中興閒氣集.卷上.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于諷刺,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唐人以為長于諷刺,得陳拾遺一鱗半甲。」也作「一鱗半爪」。
© 漢典
一鱗半甲 成語解釋
【解釋】原指龍在雲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處】唐·高仲武《中興閒氣集·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於諷刺,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
© 漢典
一鱗半甲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一鱗半甲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