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一乘

拼音 yī shèng

注音 ㄧ ㄕㄥˋ

一乘 詞語解釋

解釋
  • 佛教語。謂引導教化一切眾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徑。
  • 古時一車四馬謂乘,故凡物之四數皆名一乘。
  •  見“一佛乘 ”。
  • 表數量。用於馬、車、轎子等。
  • 古以方六裏為一乘之地。
© 漢典

一乘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一乘

一乘(拼音:yī shèng)是漢語多義詞語,既指古代四馬一車的計量單位,也指佛教主張眾生皆可成佛的核心教義。佛教語境中,一乘出自《法華經·方便品》,主張唯有一乘法能載人至涅槃,唐代玄奘、白居易作品中均有相關論述。華嚴宗提出“別教一乘”,強調《華嚴經》代表最高教義;天臺宗則以“法華一乘”為核心,認為三乘皆歸於一乘。古代軍事層面,一乘指四馬配戰車及三名甲士,步卒編制因地而異。該詞起源可溯至春秋時期,《管子·乘馬》已記載車馬計量功能。佛教概念形成於印度,經《法華經》傳入中國後由本土宗派發展。明代僧人一乘于萬曆三十九年自五臺山至黃山,創建獅子林禪院並留詩文集。

-----------------

wikipedia

一佛乘(梵語:Eka-yāna),也叫一乘,大乘佛教術語,佛陀在早、中期所說聲聞乘、緣覺乘(二乘)和大乘,晚期則開三顯一或稱會三歸一,表示三乘皆爲方便說,沒有二乘與大乘,只有一乘,即一佛乘,衆生終將導歸入成佛。

佛教術語|大乘佛教術語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一成
    2. 依乘
    3. 一诚
    4. 一程
    5. 一誠
    6. 一誠
    7. 翼成
    8. 邑乘
    9. 一程
    10. 驿丞
    11. 一成
    12. 衣钵相传
    13. 医院
    14. 衣冠優孟
    15. 依据
    16. 伊咎
    17. 依芘
    18. 寇城
    19. 剛愎性成
    20. 闲邪存诚
    21. 火城
    22. 典程
    23. 私诚
相關詞語
    1. 一實諦
    2.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3. 一和
    4. 一輪
    5. 一蓬烟
    6. 一純
    7. 均一
    8. 不问三七二十一
    9. 相與爲一
    10. 百不获一
    11. 九九歸一
    12. 单打一
    13. 乘長風破萬里浪
    14. 乘驵
    15. 乘馬
    16. 乘机打劫
    17. 乘塞
    18. 乘乾
    19. 衷乘
    20. 兼乘
    21. 宜乘
    22. 平乘
    23. 寶乘
    24. 一佛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