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金

部外 6

總筆畫 14

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926

左右結構

341123413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wat|qway

coi

pnhm

83150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4

擴展A 4926筆順 34112341321534

䤦 基本解釋

● 䤦


  1. 「鉞」的訛字。

英語 (same as 鉞) a battle-axe; a halberd

【漢典】
【戌集上】【金】 䤦·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䤦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䤦·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正字通】銊字之譌。

【漢典】
【卷十四】【金】

↳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䤦」字頭,请參考「鉞」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呼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說文解字注》

(鉞)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徐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呼會切。十五部。玉裁按詩采菽。鸞聲嘒嘒。傳曰。中節也。泮水。鸞聲噦噦。傳曰。言其聲也。釋文不言有作鐬者。鼎臣何以云今作鐬與。攷玉篇、廣韵皆有鐬字。注呼會切。鈴聲也。而泮水噦噦呼會反。鑾聲卽鈴聲。然則古本毛詩非無作鐬鐬者。故篇、韵猶存其說。鐬爲正字。采菽嘒嘒呼惠反。殆叚借字。許訓噦爲气啎。見於內則。詩不得以狀鑾聲。或叚借可也。以戉聲之字狀鸞聲。尤殊不類。鐬从歳聲。歳从戌聲。戌聲歳聲則與鑾聲相似。詩言和鑾雝雝。宫聲也。車緩行。舒徐聲也。八鑾鎗鎗。鑾聲銊銊。鳴玉鑾之秋秋。商聲也。車將止。舌與鈴相摩聲也。疑古毛詩泮水本作銊銊。後乃變爲鐬字。許所據作銊、戌聲。辛律切。變爲鐬、呼會切。當鼎臣兄弟時。說文銊篆譌鉞。而鼎臣兄弟乃仍以呼會切之。葢昧其遷移原委矣。銊字之存於今者爲鋸聲、爲𨧱銊。

【漢典】

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鉞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䟠(yue4)
    2. 䬂(yue4)
    3. 鸙(yue4)
    4. 兑(yue4)
    5. 刖(yue4)
    6. 㭾(yue4)
    7. 瀹(yue4)
    8. 抈(yue4)
    9. 籰(yue4)
    10. 閱(yue4)
    11. 越(yue4)
    12. 栎(yue4)
同部首
    1. 鍜
    2. 鐸
    3. 钄
    4. 釒
    5. 鎪
    6. 鈷
    7. 鏏
    8. 鈺
    9. 鎓
    10. 鍤
    11. 鎢
    12. 釠
同筆畫
    1. 蔹
    2. 𠎙
    3. 瞅
    4. 暜
    5. 鞆
    6. 勱
    7. 䈇
    8. 蜬
    9. 熐
    10. 潀
    11. 廎
    12. 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