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耳

部外 7

總筆畫 13

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3B9

上下結構

3431234122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obf

hdsj

pfce

20401

部首 耳 部外 7總筆劃 13

擴展A 43B9筆順 3431234122111

䎹 基本解釋

● 䎹


  1. 同「聞」。

英語 (ancient form of 聞) to hear, to learn, to convey, to smell

【漢典】
【未集中】【耳】 䎹·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䎹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䎹·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玉篇】古文聞字。【虞世南·孔子廟堂𥓓】怡然動色,似䎹簫韶之響。【正字通】从釆。釆,古辨字。聲入耳能辨之也。別作𥹢,非。餘詳八畫。

【漢典】
【卷十二】【耳】

↳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䎹」字頭,请參考「聞」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知聞也。从耳門聲。䎽,古文从昏。無分切

《說文解字注》

(聞)知聲也。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从耳門聲。無分切。十二部。

(䎽)古文从昏。昏聲。

【漢典】

䎹 字源字形

楚系簡帛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聞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阌(wen2)
    2. 蚉(wen2)
    3. 繧(wen2)
    4. 紋(wen2)
    5. 纹(wen2)
    6. 蚊(wen2)
    7. 㐎(wen2)
    8. 閺(wen2)
    9. 聞(wen2)
    10. 文(wen2)
    11. 芠(wen2)
    12. 珳(wen2)
同部首
    1. 聤
    2. 䏀
    3. 聂
    4. 聚
    5. 聙
    6. 聛
    7. 聘
    8. 耶
    9. 聭
    10. 聾
    11. 聨
    12. 䎶
同筆畫
    1. 氲
    2. 䘾
    3. 鉊
    4. 稗
    5. 䑯
    6. 鉍
    7. 𠘃
    8. 牑
    9. 蓒
    10. 跸
    11. 𠅵
    12. 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