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生

部外 9

總筆畫 14

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擴展E U+2C3BC

左右結構

倉頡

tohqm

部首 生 部外 9總筆劃 14

擴展E 2C3BC

𬎼 基本解釋

● 𬎼


  1. 同「蕤」。
【漢典】
【申集上】【艸】 蕤·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𬎼」字頭,请參考「蕤」字。)
【申集上】【艸】 蕤·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𠀤儒佳切,音甤。【說文】草木華垂貌。【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

又冠蕤。【禮·雜記】緇布冠不蕤。【疏】緇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凶事故不蕤。

又蕤賔,五月律。【周語】蕤賔。【註】蕤,委蕤,柔貌也。【前漢·律歷志】蕤,繼也。

又萎蕤,藥名。見萎字註。

又旗名,鹵簿中有之。【唐人詩】望見葳蕤舉翠華。 【集韻】省作苼。

 

【漢典】
【卷一】【艸】

↳蕤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𬎼」字頭,请參考「蕤」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木華垂皃。从艸甤聲。儒隹切

《說文解字注》

(蕤)艸木華𠂹皃。引伸凡物之垂者皆曰蕤,冠緌系於纓而垂者也。禮家定爲蕤字。夏采建綏,王制大綏小綏,明堂位夏后氏之綏,襍記以其綏復,鄭君皆改爲緌字,謂旄牛尾之垂於杠者也,讀如冠蕤、蕤賔之蕤。白虎通說蕤賔曰:蕤者,下也。賔者,敬也。从艸甤聲。唐韵儒佳切,非也,當儒隨切。入五支。古音在十六部也。甤從生豕聲,豕聲在十六部。綏緌字亦皆同部。

【漢典】

𬎼 字源字形

異體字
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産
    2. 甤
    3. 㽓
    4. 甡
    5. 生
    6. 㽔
    7. 甠
    8. 㽒
    9. 甥
    10. 甧
    11. 產
    12. 甦
同筆畫
    1. 䋯
    2. 褨
    3. 蓿
    4. 瘕
    5. 颭
    6. 綺
    7. 䦚
    8. 㒎
    9. 蔞
    10. 漶
    11. 翡
    12. 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