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頁

部外 5

總筆畫 14

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948C

左右结构

52252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bmhm

ubmbc

zilg

部首 頁 部外 5總筆劃 14

統一碼 2948C筆順 52252132511134

𩒌 基本解釋

© 漢典
【備考·戌集】【頁】 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𩒌 《康熙字典》

【備考·戌集】【頁】 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龍龕】同頮。

© 漢典
【】【】

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𩒌”字頭,請參考“頮”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沬。从𠬞水。从頁。各本篆作湏、解作从頁。今正。尚書。王乃洮頮水、釋文曰。說文作沬。云古文作頮。文選。頮血飲泣。李注曰。頮、古沬字。李注本作古文沬字。奪文耳。陸語尤可證。說文作頮。從兩手匊水而洒其面。會意也。內則作靧。從面、貴聲。葢漢人多用靧字。沬頮本皆古文。小篆用沬、而頮專爲古文。或奪其𠬞、因作湏矣。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須
    2. 頻
    3. 䫂
    4. 䫶
    5. 顏
    6. 頊
    7. 䪹
    8. 頯
    9. 䫒
    10. 顅
    11. 顕
    12. 頗
同筆畫
    1. 瑢
    2. 跽
    3. 䲪
    4. 䅠
    5. 䞓
    6. 糁
    7. 盢
    8. 稫
    9. 睯
    10. 総
    11. 趘
    12. 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