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頁

部外 2

總筆畫 11

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944C

左右结构

5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cdmy

embc

xsgo

部首 頁 部外 2總筆劃 11

統一碼 2944C筆順 54132511134

𩑌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下】【頁】 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2

𩑌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2

【集韻】尤救切,音宥。同𩑣。頭顫也。

© 漢典
【卷九】【頁】

𩑣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𩑌”字頭,請參考“𩑣”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顫也。从頁尤聲。疣,𩑣或从疒。于救切

『說文解字注』

(𩑣)顫也。从𩑋。尢聲。按玄應書㒳引說文皆作?。是其字从𩑋、又聲。今本說文作?、尤聲。非古也。篇、韵皆沿俗本之誤耳。玄應引說文云。謂掉動不定也。葢演說文語。通俗文曰。四支寒動謂之顫?。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疣)𩑣或从𤕬。按此篆亦當作?。从?、又聲。據玄應書及廣韵可證。玄應曰。今作?。知淺人以今體改古體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䫱
    2. 䫤
    3. 頂
    4. 䪻
    5. 䫦
    6. 顨
    7. 顩
    8. 䪺
    9. 䫒
    10. 䫌
    11. 顮
    12. 䪹
同筆畫
    1. 萍
    2. 萞
    3. 㖦
    4. 䋐
    5. 匐
    6. 铙
    7. 萚
    8. 嫏
    9. 䢞
    10. 婖
    11. 䍫
    12. 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