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ěi

ㄨㄟˇ

部首 韋

部外 13

總筆畫 22

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93EC

左右结构

5212511523234343434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nhkn

dqoos

xjbz

拼音 wěi

注音 ㄨㄟˇ

部首 韋 部外 13總筆劃 22

統一碼 293EC筆順 5212511523234343434115

𩏬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𩏬

wěi ㄨㄟˇ

  1. 同“韡”。明盛貌。《説文•𠌶部》:“𩏬,盛也。从𠌶,韋聲。《詩》曰:‘萼不𩏬𩏬。’”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韡。”《正字通•韋部》:“韡,《説文》本作𩏬。”
© 漢典
【戌集中】【韋】 𩏬·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3

𩏬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 𩏬·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3

【說文】韡本字。

© 漢典
【卷六】【𠌶】

𩏬 《说文解字》

【卷六】【𠌶】
『說文解字』

盛也。从𠌶韋聲。《詩》曰:“萼不𩏬𩏬。”于鬼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𩏬)盛也。小雅傳曰:韡韡,光明也。从𠌶韋聲。于鬼切。十五部。詩曰:咢不𩏬𩏬。咢各本作萼,俗字也。今正。今詩作鄂,亦非也。毛云:咢猶咢咢然,言外發也。鄭云:承華者曰咢。皆取咢布之意。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腲(wei3)
    2. 亹(wei3)
    3. 艉(wei3)
    4. 䬐(wei3)
    5. 诿(wei3)
    6. 踓(wei3)
    7. 伪(wei3)
    8. 鍡(wei3)
    9. 韡(wei3)
    10. 頠(wei3)
    11. 芛(wei3)
    12. 颹(wei3)
同部首
    1. 䪝
    2. 韖
    3. 韏
    4. 䪒
    5. 韕
    6. 韗
    7. 韔
    8. 韥
    9. 䪗
    10. 韓
    11. 䪏
    12. 韘
同筆畫
    1. 䲃
    2. 䶜
    3. 㶛
    4. 飋
    5. 饔
    6. 䵁
    7. 䟍
    8. 驐
    9. 鼴
    10. 䲁
    11. 䏊
    12. 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