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11

總筆畫 20

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933A

左右结构

251215542341221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lxif

wftlj

kize

部首 革 部外 11總筆劃 20

統一碼 2933A筆順 25121554234122125112

𩌺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中】【革】 韅·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4

韅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𩌺”字頭,請參考“韅”字。)
【戌集中】【革】 韅·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典切,音顯。【廣韻】在背曰韅。【集韻】著掖鞥也。【釋名】韅,經也,橫經其腹下也。【荀子·禮論篇】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註】馬服之革,蓋象蛟形。徐廣曰:以蛟魚皮爲之。

又【集韻】【韻會】𠀤馨甸切,音灦。義同。【左傳·僖二十八年】晉車七百乗,韅靷鞅靽。【註】在背曰韅,在腹曰鞅。韅許見反,又去見反。

又【集韻】【類篇】𠀤輕甸切,音俔。義同。【玉篇】同𩎌。 【集韻】或作𩎍。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鞔
    2. 鞂
    3. 鞘
    4. 靫
    5. 鞧
    6. 䩝
    7. 鞼
    8. 䪄
    9. 䪂
    10. 䩶
    11. 鞪
    12. 鞊
同筆畫
    1. 矲
    2. 蘡
    3. 㰒
    4. 蘠
    5. 巇
    6. 孀
    7. 鏻
    8. 䜗
    9. 騯
    10. 瀹
    11. 蠣
    12. 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