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隹

部外 12

總筆畫 20

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046

左右結構

34343434251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wwwy

oaog

odkn

部首 隹 部外 12總筆劃 20

擴展B 29046筆順 34343434251132411121

𩁆 基本解釋

● 𩁆


  1. 同「鵲」。《説文•烏部》:「𩁆,篆文舄。从隹、㫺。」
【漢典】
【亥集中】【鳥】 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𩁆」字頭,请參考「鵲」字。)
【亥集中】【鳥】 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𠀤音碏。鳥名。喜鵲也。一名乾鵲,一名鳷鵲。陶弘景謂之飛駁鳥。【本草】鵲大如鴉而長尾,尖觜黑爪,綠背白腹。上下飛鳴,以音感而孕,以視而抱。季冬始巢,開戸背太歲,向太乙,知來歲多風,巢必𤰞下,其鳴唶唶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鵲。陸佃曰:傳枝受卵不墮地,故曰乾鵲。【莊子·天運篇】烏鵲孺。【註】傳枝而孚生也。因傳枝而名鳷鵲。【詩·鄘風】鵲之疆疆。【禮·月令】季冬鵲始巢。【淮南子·修務訓】如鵲之駁。【正字通】鵲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鳥居之。涉秋首無毛若髠,能制蝟。鵲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鳴木上蝟伏不能興。

又練鵲,白毛如練帶,俗呼拖白練。山鵲曰鷽。

又喜鵲,小說謂之神女。藏經謂之芻尼。芻尼,梵語鵲也。

又地名。【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註】廬江舒縣鵲尾渚。

又山名。【後漢·臧宮傳】宮與岑彭等破荆門,別至垂鵲山,通道出秭歸。

又鵲山,在濟南。見【山海經】以扁鵲名。

又觀名。漢西京有鳷鵲觀。

又人名。扁鵲,古良醫。

又犬名。宋鵲,宋良犬。一作猎。

又鵲玉。【天玄主物簿】鵲啄槐實,結玉於腦,謂之鵲玉。一作䧿。

【漢典】
【卷四】【烏】

↳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𩁆」字頭,请參考「舄」字:)
【卷四】【烏】
《說文解字》

𩁆也。象形。𩁆,篆文舄从隹㫺。七雀切

《說文解字注》

(舄)䧿也。謂舄卽䧿字。此以今字釋古字之例。古文作舄,小篆作䧿。𣆪下曰:𠪋也。周禮注曰:勛讀爲勲。皆以今字釋古字。鳥部曰:雗鷽,䧿也。言其物。此云:舄,䧿也。言其字。舄本䧿字,自經典借爲履舄字而本義廢矣。周禮注曰:複下曰舄,禪下曰屨。小雅毛傳曰:舄,達屨也。達之言重沓也,卽複下之謂也。釋名曰:舄,腊也。複其下使乾腊也。象形。烏舄焉皆象形。惟首各異,故合爲一部。七削切。古音在五部。

(𩁆)篆文舄。从隹㫺。昔聲也。此亦上部先古文之例。䧿𣜩變从鳥。

【漢典】

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舄」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舄」信2.07 「䧿」睡.日甲119 「舄」說文‧烏部 「舄」居延簡甲285 「𩁆」
「舄」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 「䧿」說文篆文 「䧿」武威簡.燕禮31
「舄」弭伯師耤簋西周晚期集成4257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雚
    2. 䨁
    3. 雔
    4. 雊
    5. 雥
    6. 難
    7. 䨉
    8. 䧻
    9. 䨅
    10. 䧶
    11. 雧
    12. 雂
同筆畫
    1. 黤
    2. 鹹
    3. 孁
    4. 䰋
    5. 蘤
    6. 蘩
    7. 鰘
    8. 爐
    9. 䱮
    10. 齣
    11. 蠛
    12. 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