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bīn

pín

部首 阜

部外 16

總筆畫 19

濱 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F57

左右结构

522121233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bhim

nlyhc

yikg

拼音 bīn pín

部首 阜 部外 16總筆劃 18

統一碼 28F57筆順 522121233132511134

𨽗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中】【阜】 𨽗·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6

𨽗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𨽗·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6

【集韻】濵古作𨽗。註詳水部十四畫。

© 漢典
【卷十一】【瀕】

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𨽗”字頭,請參考“顰”字:)
【卷十一】【瀕】
『說文解字』

涉水顰蹙。从頻卑聲。符眞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顰)涉水𩖓戚也。戚古音同蹴。迫也。各本作蹙。誤。顰戚、謂顰眉蹙頞也。許必言涉水者、爲其字之从瀕也。从𩕘。卑聲。符眞切。按从卑聲、則古音在十六部。易。頻復。本又作嚬。王弼、虞翻、侯累皆以頻蹙釋之。鄭作卑。陸云音同。按諸家作頻。省下卑。鄭作卑。省上頻。古字同音叚借。則鄭作卑爲是。諸家作頻、非。顰本在支韵、不在眞韵也。自各書省爲頻。又或作嚬。又莊子及通俗文叚?爲顰。而古音不可復知。乃又改易音義云鄭作顰。幸晁氏以道古周易、呂氏伯恭古易音訓所據音義皆作卑。晁云。卑、古文也。今文作顰。攷古音者得此、眞一字千金矣。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阰
    2. 郦
    3. 队
    4. 鄆
    5. 隁
    6. 䧫
    7. 隞
    8. 隗
    9. 阢
    10. 阱
    11. 鄶
    12. 郩
同筆畫
    1. 䤽
    2. 鼃
    3. 髅
    4. 鞨
    5. 㿌
    6. 檺
    7. 謵
    8. 鎕
    9. 聵
    10. 䝐
    11. 謭
    12. 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