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阜

部外 12

總筆畫 15

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F21

左右结构

52122511113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bfhv

nljmn

yeqq

部首 阜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28F21筆順 52122511113535

𨼡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中】【阜】 陽·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𨼡”字頭,請參考“陽”字。)
【戌集中】【阜】 陽·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古文〕𨼘𨽐𣆄【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

又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

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又【玉篇】雙也。

又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

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又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又【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詩·大雅】度其夕陽。【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又水北也。【詩·大雅】在洽之陽。【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又【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又【詩·豳風】我朱孔陽。【傳】陽,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詩·周頌】龍旂陽陽。【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又【詩·王風】君子陽陽。【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又國名。【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註】陽,國名。【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註】屬𨻰留。

又關名。【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又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又古帝號。【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又【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又【玉篇】傷也。

又【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註】泆陽,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又昌陽,菖蒲別名。【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又姓。【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註】古仙人陽陵。【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又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又通作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又與佯同。【禮·檀弓】陽若善之。【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又音腸。【爾雅·釋詁】陽,予也。【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釋文】陽,音腸。 【五音集韻】俗作𨹈。【字彙】俗作阦。【字彙補】亦作𨼗陽氜。

© 漢典
【卷十四】【𨸏】

陽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𨼡”字頭,請參考“陽”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高、明也。从𨸏昜聲。與章切〖注〗𨼘、𨽐、𣆄,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陽)高朙也。闇之反也。从𨸏。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山南曰陽、故从𨸏。毛傳曰。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昜聲。與章切。十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隌
    2. 䧠
    3. 郘
    4. 陯
    5. 鄿
    6. 郁
    7. 阼
    8. 䢸
    9. 郡
    10. 䧭
    11. 郣
    12. 䧞
同筆畫
    1. 㸢
    2. 畻
    3. 蝅
    4. 缧
    5. 㷦
    6. 㵀
    7. 槚
    8. 儁
    9. 僢
    10. 墇
    11. 羫
    12. 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