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邑

部外 13

總筆畫 20

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7A1

左右结构

34125243125112515215

五筆

倉頡

鄭碼

wglc

oarau

odjy

部首 邑 部外 13總筆劃 20

統一碼 287A1筆順 34125243125112515215

𨞡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下】【邑】 鄶·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𨞡”字頭,請參考“鄶”字。)
【酉集下】【邑】 鄶·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檜。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 通作檜。【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

備考:【字彙補】同鄶。

© 漢典
【卷六】【邑】

鄶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𨞡”字頭,請參考“鄶”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潧洧之間。鄭滅之。从邑會聲。古外切

『說文解字注』

(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潧洧之閒。鄭滅之。鄭詩諩曰。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檜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熒播之南。居溱洧之閒。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惟妘姓檜者處其地焉。後爲鄭桓公之子武公所滅。按鄶在外方之東。非外方之北也。熒播、依小顏地理志注引作播。鄭語云祝融其後八姓。妘姓鄢、鄶、路、偪陽也。鄶以祝融之後仍封祝融之墟。左傳黎爲祝融。大戴禮、世本皆云祝融之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弟四子萊言是爲妘鄶人。卽鄶之祖也。萊亦作求。妘亦作云。鄶亦作會。今河南許州密縣、古鄶地。从邑。會聲。古會切。十五部。按檜者、假借字也。左傳、國語作鄶。詩釋文曰。檜本又作鄶。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郌
    2. 䣉
    3. 䣈
    4. 鄨
    5. 郺
    6. 䢽
    7. 邑
    8. 郶
    9. 邫
    10. 邕
    11. 郒
同筆畫
    1. 響
    2. 鶟
    3. 嚽
    4. 䮪
    5. 䤓
    6. 㒤
    7. 躅
    8. 轚
    9. 蘡
    10. 欂
    11. 䗿
    12. 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