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9

總筆畫 13

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553

左下包圍結構

251251112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kkgp

yrrd

wjad

部首 辵 部外 9總筆劃 12

擴展B 28553筆順 251251112454

𨕓 基本解釋

● 𨕓


  1. 同「遌」。
【漢典】
【酉集下】【辵】 遌·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𨕓」字頭,请參考「遌」字。)
【酉集下】【辵】 遌·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𠀤音噩。【廣韻】心不欲見而見曰遌。

又【玉篇】同迕,遇也。【楚辭·九章】重華不可遌兮。【班固·幽通賦】乗高而遌神兮。 【正字通】同遻。互詳後遻字註。遌原从亐作。

又𨔺𨕬𨕣。

【漢典】
【】【】

↳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𨕓」字頭,请參考「遌」字:)
【】【】
《說文解字注》

(遌)相遇驚也。釋詁。遇、遻也。遻、見也。从辵屰。屰亦聲。五各切。五部。

【漢典】

𨕓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䢍
    2. 遰
    3. 䢦
    4. 违
    5. 遬
    6. 迵
    7. 边
    8. 邌
    9. 逓
    10. 䢧
    11. 逤
    12. 逬
同筆畫
    1. 䪨
    2. 貵
    3. 晴
    4. 湭
    5. 腁
    6. 統
    7. 脻
    8. 搄
    9. 揓
    10. 違
    11. 揚
    12. 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