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5

總筆畫 9

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496

左下包围结构

35352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qtbp

yhll

wrmy

部首 辵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28496筆順 35352454

𨒖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下】【辵】 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𨒖”字頭,請參考“迎”字。)
【酉集下】【辵】 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𠀤音𠆻。【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㝠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𠀤𠆻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

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𦆯其𠀤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 漢典
【卷二】【辵】

迎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𨒖”字頭,請參考“迎”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逢也。从辵卬聲。語京切

『說文解字注』

(迎)逢也。夆、啎也。逢、遇也。其理一也。从辵。卬聲。疑卿切。古音在十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迕
    2. 逤
    3. 逇
    4. 边
    5. 逽
    6. 逪
    7. 逑
    8. 遝
    9. 遨
    10. 運
    11. 选
    12. 遘
同筆畫
    1. 坾
    2. 帔
    3. 刼
    4. 呟
    5. 岟
    6. 怛
    7. 竺
    8. 茁
    9. 㘲
    10. 侬
    11. 枘
    12. 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