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車

部外 3

總筆畫 10

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2AA

上下結構

12511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gjfc

jwgi

fkaz

部首 車 部外 3總筆劃 10

擴展B 282AA筆順 1251112154

𨊪 基本解釋

● 𨊪


  1. 「𨊢」的訛字。
【漢典】
【酉集下】【車】 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𨊪”字頭,请參考“軎”字。)
【酉集下】【車】 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玉篇】于劌切,音衞。【說文】車軸頭也。

又【廣韻】祥歲切【集韻】旋歲切,𠀤音篲。義同。 【集韻】或从彗从慧从惠,音義𠀤同。

 

【漢典】
【卷十四】【車】

↳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𨊪”字頭,请參考“軎”字:)
【卷十四】【車】
《說文解字》

車軸耑也。从車,象形。杜林說。轊,軎或从彗。于濊切〖注〗徐鍇曰:“指事。”

《說文解字注》

(軎)車軸耑也。耑者,物初生之題也。因以爲凡頟之偁。車軸之末見於轂外者曰軎。軎之言遂也,出也。如鄭說,轂末小穿曰軹,而軎出於此穿外。然古說軹軎多不分。如大馭右祭㒳軹,故書軹爲𨊻。杜子春云:𨊻當作軹,軹謂㒳轊也。是非合轂末軸末爲一乎。今按少儀曰:祭左右軌。大馭曰:祭㒳軹。於事實同。少儀曰祭笵,大馭曰祭軓。范軓於聲同,本無不合。祭㒳轊,所以祭輪也。祭軓,所以祭輿也。言輪輿而全車在是矣。轂末曰軹,乃大鄭𠛝說。子春未嘗謂轂末曰軹,此注當是本作故書𨊻爲軹。杜子春云:軹當作𨊻,謂㒳轊也,或讀𨊻爲簪筓。葢㒳軎左右出轂外,如筓之出髪。然有𨮯𤛉以鍵之,又似筓之毌髪也。故其字从幵,取上平岐頭之意。若轂末之穿不可冒此名,況當杜時軹訓㒳輢,而不訓轂末小穿。㒳輢非所當祭,故易爲𨊻,漢時故有𨊻字也。漢時亦有訓軹爲軎者。如劉煕曰:軹,指也。如指而見於轂頭也,非訓軹爲軎乎。杜以𨊻改軹,聖人正名之義也。然則作說文者當云𨊻,軎也。从車幵聲,讀若筓。軎,車軸耑也。从車,象形。乃合,而乃舍𨊻存軎。軹不爲輢之直者衡者,而訓爲車轂小穿。軓不作𨊠,衹作軓。皆使古形古訓散佚無徵。豈所謂涉獵廣博,或有抵啎者與。抑從今書則不錄書,如儀禮之從今文則不錄古文與。从車象形。謂以口象轂耑之孔,而以車之中直象軸之出於外。于濊切。十五部。○五經文字作𨊥,繫擊之類從之。又曰:𦆕轡同。上說文,下隷變。是則張所見說文作𨊥也。杜林說。葢倉頡訓纂一篇、倉頡故一篇說如此。

(轊)軎或从彗。从車彗聲。

【漢典】

𨊪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轝
    2. 轖
    3. 䡕
    4. 轘
    5. 転
    6. 輬
    7. 輱
    8. 較
    9. 輽
    10. 轎
    11. 軿
    12. 䡮
同筆畫
    1. 祪
    2. 䍿
    3. 圅
    4. 哣
    5. 莢
    6. 笍
    7. 䖍
    8. 毣
    9. 蚐
    10. 蚣
    11. 屐
    12. 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