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足

部外 17

總筆畫 24

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1E5

左右結構

25121214451122134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khph

rmjto

jioj

部首 足 部外 17總筆劃 24

擴展B 281E5筆順 251212144511221342512134

𨇥 基本解釋

● 𨇥


  1. 同“蹇”。《龍龕手鑑•足部》:“𨇥,俗;蹇,正。”
【漢典】
【酉集中】【足】 𨇥·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𨇥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𨇥·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篇海】九件切,音蹇。跛也。【正字通】俗蹇字。蹇从足,又加足旁,非。

【漢典】
【卷二】【足】

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𨇥”字頭,请參考“蹇”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跛也。从足,寒省聲。九輦切〖注〗臣鉉等案:《易》:“王臣蹇蹇。”今俗作謇,非。

『說文解字注』

(蹇)𤿑也。尣部曰:𤿑,蹇也。是爲轉注。𤿑,曲脛也。易曰:蹇,難也。行難謂之蹇,言難亦爲之蹇。俗作謇,非。从足,寒省聲。九輦切。十四部。按各本𤿑作跛,又於蹇篆之上出跛篆,云行不正也,從足皮聲,一曰足排之,讀若彼。此後人不知跛卽𤿑之隷變而增之耳。今𠜂。曲禮:立毋跛。鄭云:跛,偏任也。此謂形體偏任一邊如𤿑者然。凡經傳多作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䟝
    2. 躗
    3. 蹵
    4. 躌
    5. 䟠
    6. 躑
    7. 䠊
    8. 踔
    9. 䠥
    10. 踴
    11. 䟓
    12. 蹽
同筆畫
    1. 鱰
    2. 鹽
    3. 靇
    4. 虁
    5. 鷾
    6. 㿚
    7. 虈
    8. 㶞
    9. 靂
    10. 䵄
    11. 癱
    12. 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