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豸

部外 7

總筆畫 14

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CD3

左右結構

344353345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eeye

bhiav

pqsx

部首 豸 部外 7總筆劃 14

擴展B 27CD3筆順 34435334511534

𧳓 基本解釋

●𧳓


  1. 同「貌」。
【漢典】
【酉集中】【豸】 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𧳓”字頭,请參考“貌”字。)
【酉集中】【豸】 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古文〕𧳒【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𠀤音𩛨。【說文】皃,頌儀也。从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从豹,省作貌。【書•洪範】五事,一曰貌。【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註】或謂委貌爲𤣥冠。【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

又【史記•游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䫉。

【漢典】
【卷八】【皃】

皃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𧳓”字頭,请參考“皃”字:)
【卷八】【皃】
《說文解字》

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䫉,皃或从頁,豹省聲。貌,籒文皃从豹省。莫教切

《說文解字注》

(皃)頌儀也。頁部曰:頌,皃也。此曰皃,頌儀也。是爲轉注。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引伸之,凡得其狀曰皃。析言則容皃各有當,如叔向曰貌不道容是也。絫言則曰容貌,如動容貌斯遠暴慢是也。从儿,白象面形。上非黑白字,乃象面也。莫教切。二部。凡皃之屬皆从皃。


(䫉)皃或从,豹省聲。按此葢易籒文之皃爲頁。


(貌)籒文皃,从豸。大徐本作从豹省。今字皆用籒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䝛
    2. 貂
    3. 貎
    4. 貃
    5. 貉
    6. 貙
    7. 䝝
    8. 䝖
    9. 貍
    10. 䝗
    11. 䝚
    12. 䝥
同筆畫
    1. 馝
    2. 僮
    3. 僡
    4. 瘌
    5. 䣠
    6. 燁
    7. 䧤
    8. 儁
    9. 蔟
    10. 漫
    11. 㜡
    12. 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