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言

部外 15

總筆畫 22

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B76

左右结构

4111251131251554234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ydgt

yrihf

shjz

部首 言 部外 15總筆劃 22

統一碼 27B76筆順 4111251131251554234534

𧭶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上】【言】 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𧭶”字頭,請參考“諴”字。)
【酉集上】【言】 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胡毚切【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𠀤音咸。【說文】和也。【書·召誥】其丕能諴于小民。

又【韻會】諴也。【書·大禹謨】至諴感神。【蔡傳】諴感物曰諴。

又【廣雅】調也,謷也。

又樂名。【隋書·音樂志】皇帝初獻奏諴夏之樂。

又【集韻】魚咸切,音嵒。同𧬌。

又【集韻】姑南切,鴿平聲。【類篇】嗤也。

© 漢典
【卷三】【言】

諴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𧭶”字頭,請參考“諴”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和也。从言咸聲。《周書》曰:“不能諴于小民。”胡毚切

『說文解字注』

(諴)和也。和當作龢。某氏注尚書同。从言。咸聲。胡毚切。七部。周書曰。不能諴于小民。洛誥文。不今。各本作丕。宋本說文、宋本集韵皆作不。詩書丕多通不也。能、鉉有鍇無。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謺
    2. 訴
    3. 證
    4. 請
    5. 誇
    6. 誐
    7. 謩
    8. 讇
    9. 誰
    10. 誱
    11. 訷
    12. 詒
同筆畫
    1. 奱
    2. 蘱
    3. 䜟
    4. 䪜
    5. 穰
    6. 圝
    7. 䣣
    8. 㶗
    9. 鰽
    10. 㰗
    11. 巎
    12. 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