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í

ㄊㄧˊ

部首 見

部外 9

總筆畫 16

題 𥉘 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868

左下包围结构

251112134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jghq

aobuu

kail

拼音 tí

注音 ㄊㄧˊ

部首 見 部外 9總筆劃 16

統一碼 27868筆順 2511121342511135

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𧡨

tí ㄊㄧˊ

  1. 看得清楚,明顯。《説文•見部》:“𧡨,㬎也。”段玉裁注:“許云㬎者,此蓋轉寫奪字。當云㬎視……察及飛鳥,是為明㬎之視。”
  2. 同“題”。標識。明趙宧光《説文長箋・見部》:“𧡨,凡𧡨名、𧡨詩、𧡨柱、𧡨額,當並用題。”
© 漢典
【酉集上】【見】 𧡨·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𧡨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 𧡨·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杜兮切【集韻】田黎切,𠀤音提。【說文】顯也。【玉篇】視也。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提去聲。義同。

又【類篇】視貌。 【㴑原】與睼同。【集韻】或作題、𥉘。○按《說文長箋》本作𧡰,凡𧡰名、𧡰詩、𧡰柱、𧡰頟,𠀤當用𧡰。譬𧡰頟二字。用𧡰字便作兩頟,奚可乎,二字當辨。

© 漢典
【卷八】【見】

𧡨 《说文解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顯也。从見是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𧡨)顯也。顯當作㬎。㬎顯古今字。㬎者,衆明也。从日中見𢇁。然則𧡨之爲言亦察及微杪也。小雅:題彼脊令。傳曰:題,視也。題者,𧡨之假借字。毛云視,許云㬎者,此葢轉寫奪字。當云㬎視,如䚕下求視,亦奪視字。察及飛鳥是爲明㬎之視。鄭箋云:題之爲言睇也。則謂題同睇,非許意。睇者,小邪視也。與題音義皆不同。从見是聲。杜兮切。玉篇亦達麗切。十六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惿(ti2)
    2. 提(ti2)
    3. 荑(ti2)
    4. 罤(ti2)
    5. 綈(ti2)
    6. 啼(ti2)
    7. 㣢(ti2)
    8. 䝰(ti2)
    9. 鯷(ti2)
    10. 蹄(ti2)
    11. 趧(ti2)
    12. 绨(ti2)
同部首
    1. 覕
    2. 覞
    3. 覌
    4. 觀
    5. 䚋
    6. 䚖
    7. 覦
    8. 䚄
    9. 䚆
    10. 䚂
    11. 覴
    12. 䙾
同筆畫
    1. 蹀
    2. 儖
    3. 䝟
    4. 㡤
    5. 﨨
    6. 縝
    7. 儗
    8. 激
    9. 澼
    10. 樽
    11. 篠
    12. 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