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見

部外 8

總筆畫 15

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854

左右结构

122125112511135

五筆

鄭碼

amfq

eabl

部首 見 部外 8總筆劃 15

統一碼 27854筆順 122125112511135

𧡔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上】【見】 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𧡔”字頭,請參考“覯”字。)
【酉集上】【見】 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𠀤音遘。【說文】遇見也。【詩·召南】亦旣覯止。

又【豳風】我覯之子。

又成也。【左傳·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惡故也。

又【正字通】與遘通。長箋同逅。

又【集韻】下遘切,音𠋫。義同。

又【集韻】胡溝切,𠋫平聲。亦同逅。邂逅,解說貌。

又【集韻】古項切,音講。與顜同。【史記·曹相國世家】顜若畫一。【註】或从見。通作講。

又【集韻】訖岳切,講入聲。亦同顜。通作較。

© 漢典
【卷八】【見】

覯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𧡔”字頭,請參考“覯”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遇見也。从見冓聲。古后切

『說文解字注』

(覯)遇見也。覯與遇㬪韵。辵部曰。遘、遇也。覯从見、則爲逢遇之見。召南草蟲曰。亦旣見止。亦旣覯止。傳曰。覯、遇也。此謂覯同遘。鄭箋云。旣覯謂已昏也。引易男女覯精。萬物化生。鄭意以覯卽見。無俟重言。毛云遇也。實含會合之義。故引而伸之。必俟脫纓燭出。昏禮旣成。乃自信可以寧父母心。此申毛、非異毛也。鄭所據易作覯精。今皆作構。葢失之矣。从見。冓聲。古后切。四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覟
    2. 覫
    3. 覛
    4. 觀
    5. 䚖
    6. 覯
    7. 䚁
    8. 覰
    9. 見
    10. 覴
    11. 覒
    12. 覲
同筆畫
    1. 撊
    2. 嬈
    3. 遼
    4. 䛸
    5. 緳
    6. 憡
    7. 蕝
    8. 駋
    9. 㾷
    10. 㵌
    11. 㵛
    12. 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