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衣

部外 16

總筆畫 22

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7BB

上中下結構

412512515151213434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ykke

yrrv

sjor

部首 衣 部外 15總筆劃 21

擴展B 277BB筆順 4125125151512134343534

𧞻 基本解釋

● 𧞻

xiāng ㄒㄧㄤ


  1. 同「襄」。《集韻•陽韻》:「襄,篆作𧞻。」
【漢典】
【申集下】【衣】 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𧞻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類篇】篆文襄字。

【漢典】
【卷八】【衣】

↳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𧞻」字頭,请參考「襄」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漢令:解衣耕謂之襄。从衣𤕦聲。𡣿,古文襄。息良切〖注〗𧞜,古文。

《說文解字注》

(襄)漢令。解衣而耕謂之𧞻。而字依韵會補。此襄字所以从衣之本義,惟見於漢令也。引伸之爲除去。爾雅釋言、詩牆有茨出車傳皆曰:襄,除也。周書謚法云:辟地有德曰襄。凡云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又引伸之爲反復。大東傳云:襄,反也,謂除此而復乎彼也。釋言又曰:襄,駕也。此驤之假借字,凡云襄上也。襄舉也皆同。又馬注皋陶謨曰:襄,因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此又攘之假借字。有因而盜曰攘,故凡因皆曰攘也。今人用襄爲輔佐之義,古義未嘗有此。从衣𤕦聲。息良切。十部。

(𡣿)古文𧞻。不能得其會意形聲所在。

【漢典】

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窋」睡.日甲25背 「窋」說文‧穴部 「窋」孫臏213 「𧞻」
「窋」漢印徵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楿(xiang1)
    2. 相(xiang1)
    3. 薌(xiang1)
    4. 膷(xiang1)
    5. 鑲(xiang1)
    6. 驤(xiang1)
    7. 鄊(xiang1)
    8. 啍(xiang1)
    9. 瓖(xiang1)
    10. 儴(xiang1)
    11. 纕(xiang1)
    12. 鄉(xiang1)
同部首
    1. 襞
    2. 䘮
    3. 褺
    4. 裻
    5. 裠
    6. 褜
    7. 褰
    8. 袌
    9. 袭
    10. 褒
    11. 䘚
    12. 褁
同筆畫
    1. 醻
    2. 䭝
    3. 露
    4. 㶔
    5. 䉫
    6. 廱
    7. 孇
    8. 鷊
    9. 饘
    10. 攝
    11. 䭤
    12. 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