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虫

部外 13

總筆畫 19

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48F

上下结构

1311534251214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dfej

mvlii

ghii

部首 虫 部外 13總筆劃 19

統一碼 2748F筆順 1311534251214251214

𧒏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中】【虫】 𧒏·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𧒏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𧒏·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正字通】同蜃。

© 漢典
【卷十三】【虫】

蜃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𧒏”字頭,請參考“蜃”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雉入海,化爲蜃。从虫辰聲。時忍切

『說文解字注』

(蜃)大蛤。依韵會有此二字。羅氏願曰。月令九月雀入大水爲蛤。十月雉入大水爲蜃。比雀所化爲大。故稱大蛤也。按鄭注禮記曰。大蛤曰蜃。韋注國語曰。小曰蛤。大曰蜃。高注呂覽曰。蜃、蛤也。高渾言之。鄭、韋析言之。蜃與蚌雖屬而别。郭注爾雅云。蚌卽蜃。蜃之用詳於周禮、左傳。玉部曰。珧、蜃甲也。所以飾物。珕、蜃屬。天子佩刀玉琫珧珌。士珕琫珧珌。雉入水所𠤎。五字依廣韵所據。各本作雉入海化爲蜃。按自夏小正九月雀入于海爲蛤。十月玄雉入于淮爲蜃。故國語趙𥳑子所說正同。而呂氏、月令皆言入大水。鄭於季秋則曰大水、海也。於孟冬則曰大水、淮也。皆本小正爲說。知許𣃔不作雉入海矣。从虫。辰聲。時忍切。十三部。玉篇作𧒏。入䖵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䖾
    2. 蜥
    3. 䗕
    4. 蜙
    5. 蚡
    6. 蜠
    7. 蝫
    8. 蛦
    9. 蝹
    10. 蚨
    11. 虰
    12. 蠂
同筆畫
    1. 䡴
    2. 蠃
    3. 䠣
    4. 轎
    5. 䱟
    6. 䚑
    7. 䪙
    8. 犤
    9. 獹
    10. 覶
    11. 騡
    12. 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