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虍

部外 10

總筆畫 16

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1E4

左下包圍結構

21531535435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hatr

ynha

ihqn

部首 虍 部外 10總筆劃 16

擴展B 271E4筆順 2153153543532511

𧇤 基本解釋

●𧇤


  1. 同「處」《字彙補•虍部》:「𧇤,與處同。」
【漢典】
【申集中】【虍】 𧇤·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𧇤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𧇤·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字彙補】昌據切,同處。 亦作〈處匀〉。

【漢典】
【卷十四】【几】

↳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𧇤”字頭,请參考“処”字:)
【卷十四】【几】
《說文解字》

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處,処或从虍聲。昌與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処)止也。人遇几而止,引申之爲凡凥処之字,俗分别其上去。从夊几。夊讀若黹,從後致也。人㒳脛後有致之者,至乎几而止,故字从夊几。昌與切。五部。夊得几而止也。此釋會意之恉。以上八字與舊本不同,今更正如此。又以上三篆皆會意,而不入人部尸部夊部者,重几也。


(處)處或从虍聲。今或體獨行,轉謂処俗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䖘
    2. 虨
    3. 䖙
    4. 䖕
    5. 䖒
    6. 䖍
    7. 虗
    8. 䖊
    9. 處
    10. 䖈
    11. 虪
    12. 虎
同筆畫
    1. 鴗
    2. 壈
    3. 褸
    4. 憼
    5. 虥
    6. 螙
    7. 踾
    8. 橱
    9. 㪨
    10. 橞
    11. 螈
    12. 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