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3

總筆畫 17

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6F78

上下结构

1212512115154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FFNF

tret

exge

部首 艸 部外 12總筆劃 15

統一碼 26F78筆順 12125121151541312

𦽸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上】【艸】 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𦽸”字頭,請參考“葭”字。)
【申集上】【艸】 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唐韻】古牙切,音嘉。【說文】葦之未秀者。【廣韻】蘆也。【爾雅·釋草】葭,華。【註】卽今蘆也。【詩·召南】彼茁者葭。

又葭莩,見莩字註。

又笛也。【謝靈運詩】鳴葭戾朱宮。【註】鳴笛引路也。

又水名。【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

又通茄。【文𨕖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

又【唐韻古音】讀姑。【司馬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

又【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引和,校鳴葭。

© 漢典
【卷一】【艸】

葭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𦽸”字頭,請參考“葭”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葦之未秀者。从艸叚聲。古牙切

『說文解字注』

(葭)葦之未秀者。从艸。叚聲。古牙切。古音在五部。籒文作?。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芅
    2. 䖅
    3. 蘿
    4. 蘃
    5. 苽
    6. 藘
    7. 藋
    8. 蘻
    9. 蔵
    10. 葨
    11. 莳
    12. 荲
同筆畫
    1. 鮔
    2. 䈎
    3. 㽐
    4. 駖
    5. 駛
    6. 廟
    7. 㯅
    8. 蝴
    9. 樯
    10. 論
    11. 鋑
    12. 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