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耳

部外 8

總筆畫 14

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659F

左右结构

1221113533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bqrn

sjphp

ceow

部首 耳 部外 8總筆劃 14

統一碼 2659F筆順 12211135334544

𦖟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耳】 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𦖟”字頭,請參考“聰”字。)
【未集中】【耳】 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驄。【說文】察也。【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書·洪範】聰作謀。【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註】耳之所聞,旣順且審,故謂之聰。

又【韻補】叶千剛切,音倉。【陳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 漢典
【卷十二】【耳】

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𦖟”字頭,請參考“聰”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察也。从耳怱聲。倉紅切

『說文解字注』

(聰)察也。察者、覈也。聰察以雙聲爲訓。从耳。悤聲。倉紅切。九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聸
    2. 聳
    3. 䎷
    4. 聏
    5. 聺
    6. 䎶
    7. 耻
    8. 耼
    9. 耺
    10. 耹
    11. 䎲
    12. 耽
同筆畫
    1. 滎
    2. 綰
    3. 覟
    4. 蔲
    5. 㷠
    6. 閣
    7. 對
    8. 麽
    9. 褏
    10. 綟
    11. 読
    12. 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