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611B

左右结构

554444251251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xkkl

vfrrw

zjjk

部首 糸 部外 11總筆劃 17

統一碼 2611B筆順 55444425125125121

𦄛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糸】 𦄛·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𦄛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𦄛·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字彙補】同緇。○按字形當卽𦃓字之譌。《字彙補》同緇,非是。

© 漢典
【卷十三】【糸】

緇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𦄛”字頭,請參考“緇”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帛黑色。从糸甾聲。側持切

『說文解字注』

(緇)帛黑色也。黑者、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鄭注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从糸。聲。側持切。一部。按玉藻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注。純當爲緇。古文緇字、或作糸旁才。又周禮媒氏純帛注。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祭統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注。純以見繒色。論語今也純。鄭讀爲緇。鄭意今之䊷字、俗譌爲純耳。然則許書當爲䊷篆。解云古文緇。从糸、才聲。而缺者、豈從今書不從故書之例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繎
    2. 纋
    3. 縳
    4. 糹
    5. 䌪
    6. 䊼
    7. 続
    8. 紘
    9. 緓
    10. 絇
    11. 緵
    12. 繅
同筆畫
    1. 礂
    2. 鍸
    3. 䭆
    4. 㠜
    5. 䪠
    6. 嬧
    7. 藂
    8. 䙛
    9. 蟑
    10. 總
    11. 镥
    12. 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