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5

總筆畫 11

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FDF

上下结构

25234554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mwxi

uovf

zioz

部首 糸 部外 5總筆劃 11

統一碼 25FDF筆順 25234554234

𥿟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糸】 索·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𥿟”字頭,請參考“索”字。)
【未集中】【糸】 索·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韻會】隷作索。【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疏】心不安之貌。【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禮·曲禮】大夫以索牛。【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

© 漢典
【卷六】【𣎵】

索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𥿟”字頭,請參考“索”字:)
【卷六】【𣎵】
『說文解字』

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杜林說:𣎵亦朱木字。蘇各切

『說文解字注』

(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當云索繩也。與糸部繩索也爲轉注。而後以艸有莖葉可作繩索發明从𣎵之意。今本乃淺人所刪耳。爾雅曰。紼、繂也。謂大索。經史多假索爲𡩡字。又木部曰。澌、水索也。索訓盡。从𣎵糸。𣎵糸者、謂以艸莖葉糾繚如絲也。詩曰。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以艸者、如?秆茅麻是。以竹者、竹部之筊是。以木者、椶櫐之屬是。穌各切。五部。杜林說。𣎵亦朱木字。未詳。疑當作索亦朱市字。市者、篆文韍也。杜林說索爲韍字、从糸𣎵聲。與杜林說構爲桷字、𦥘爲貶損字、?爲麒麐字、鼂爲朝旦字、正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緥
    2. 䋔
    3. 糽
    4. 紞
    5. 䌠
    6. 䋄
    7. 紩
    8. 紋
    9. 䋷
    10. 紐
    11. 緮
    12. 纋
同筆畫
    1. 萑
    2. 猏
    3. 㻎
    4. 眸
    5. 菬
    6. 殍
    7. 䊀
    8. 軞
    9. 桾
    10. 蛆
    11. 萒
    12. 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