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竹

部外 7

總筆畫 13

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B85

上下结构

314314112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tgdu

hmgk

mcgd

部首 竹 部外 7總筆劃 13

統一碼 25B85筆順 3143141121134

𥮅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上】【竹】 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𥮅”字頭,請參考“算”字。)
【未集上】【竹】 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𠀤音篹。【海篇】酸上聲。【廣韻】物數也。【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

又【集韻】緒纂切,又須兗切,音選。義𠀤同。

又竹器。【史記·鄭莊傳】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註】徐廣曰:算,竹器。

又【集韻】【正韻】𠀤蘇貫切,音蒜。計歷數者也。【世本】黃帝時隷首作算數。【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

又【藝文志】曆家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後漢·馬嚴傳註】《劉𡽪·九章算術》: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廣第四,商功第五,均輸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

又投壷較射,數勝負之籌曰算。【儀禮·鄕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周禮·春官】《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註】謂設算於中,以待射時而取之,中則釋之。【禮·投壷】二算爲純,一算爲奇。【註】純,全也。二算合爲一,全也。一算謂不滿純者。算之多少視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矢,亦四算也。

又籌畫也。【揚子·法言】爲國不廸其法,望其效,譬諸算乎。【註】欲治而不用先王之法,猶無財運算,無益于富也。

又智也。【列子·力命篇】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算之所亡若何。【註】算,猶智也。

又與筴同。【儀禮·旣夕】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算。【註】古文算皆爲筴。

又叶音訕。【陸機·擬良宴詩】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 【集韻】或作選。

© 漢典
【卷五】【竹】

算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𥮅”字頭,請參考“算”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數也。从竹从具。讀若筭。蘇管切

『說文解字注』

(算)數也。論語。何足算也。鄭曰。算、數也。古假選爲算。如邶風不可選也。車攻序因田獵而選車徒。選皆訓數是也。又假撰爲算。如大司馬羣吏撰車徒。鄭曰。撰讀曰算。謂數擇之也是也。筭爲算之器。算爲筭之用。二字音同而義別。从竹具。从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从具者、具數也。讀若筭。穌管切。十四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篻
    2. 竾
    3. 算
    4. 節
    5. 笚
    6. 䇗
    7. 籊
    8. 䈒
    9. 篬
    10. 䇪
    11. 簗
    12. 管
同筆畫
    1. 嫍
    2. 䢅
    3. 煄
    4. 揅
    5. 愛
    6. 㴸
    7. 锡
    8. 粵
    9. 溭
    10. 煂
    11. 瑎
    12. 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