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禾

部外 3

總筆畫 8

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759

上下结构

31234515

五筆

鄭碼

txb

mfyz

部首 禾 部外 3總筆劃 8

統一碼 25759筆順 31234515

𥝙 基本解釋

© 漢典
【午集下】【禾】 秀·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2

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𥝙”字頭,請參考“秀”字。)
【午集下】【禾】 秀·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救切,音繡。榮也,茂也,美也,禾吐華也。【詩·大雅】實發實秀。○按《爾雅》云:禾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漢儒據此釋《詩》,遂以秀爲不榮而實。李巡曰:分別異名以曉人,故以英、秀對文,其實黍、稷皆先榮後實。《詩·出車篇》云黍稷方華。《生民篇》云實發實秀,是黍、稷有華亦稱秀也。此說甚是。《論語》明言不秀不實,秀實自不容混。朱子釋《論語》秀曰吐華,釋《生民》秀曰始穟。足正漢儒之誤。

又凡草皆得言秀。【詩·豳風】四月秀葽。【禮·月令】孟夏苦菜秀。

又三秀,芝草。【楚辭·九歌】采三秀於山閒。

又秀氣。【禮·禮運】人者,五行之秀氣。【周子·太極圖說】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又秀士,秀才。【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史記·賈誼傳】吳廷尉爲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韻會】秀才之名始此,後光武名秀,改爲茂才。

又州名。漢屬會𥡴郡,五代晉錢元瓘奏置秀州,宋慶元改嘉興府。

又姓。

又與綉通。【石鼓文】秀弓寺射。【註】綉弓,戎弓也。

又叶思久切,音又。【詩·大雅】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好叶訐口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稲
    2. 䄵
    3. 秮
    4. 䅔
    5. 䆁
    6. 䅫
    7. 穳
    8. 秊
    9. 䅣
    10. 䄿
    11. 䅺
    12. 穡
同筆畫
    1. 乴
    2. 㸞
    3. 怟
    4. 刺
    5. 弨
    6. 迳
    7. 䃿
    8. 峃
    9. 劷
    10. 茕
    11. 河
    12. 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