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示

部外 4

總筆畫 9

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629

左右结构

45243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pyqu

ifpim

wsrt

部首 示 部外 4總筆劃 8

統一碼 25629筆順 45243541

𥘩 基本解釋

© 漢典
【丑集中】【土】 均·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𥘩”字頭,請參考“均”字。)
【丑集中】【土】 均·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𠀤音鈞。【說文】平也。【詩·小推】大夫不均。【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又調也。【詩·小雅】六轡旣均。

又徧也。【易·說卦】坤爲均。【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又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又造瓦之具,旋轉者也。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又樂器。【禮·樂記】樂所以立均。【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後漢·律歷志】冬夏至,𨻰八音,聽五均。【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又均服,戎服也。【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亦作袀。

又地名。均,古麇國,在襄陽。【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后遷帝房州。

又遷于均。

又【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𠀤音韻。【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又與專切,音沿。【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鄭元曰】均讀沿。

又叶古頑切,音鰥。【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又通作鈞。【書·泰誓】厥罪惟鈞。

又或作旬。【禮·內則】旬而見。【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註】均古通旬。別作𡉲。

© 漢典
【卷十三】【土】

均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𥘩”字頭,請參考“均”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平徧也。从土从勻,勻亦聲。居勻切

『說文解字注』

(均)平徧也。平者、語平舒也。引申爲凡平舒之偁。徧者、帀也。平徧者、平而帀也。言無所不平也。小雅節南山傳曰。均、平也。古多叚旬爲均。亦叚鈞爲均。从土匀。匀者、帀也。故以會意。匀亦聲。小徐無匀亦二字。居匀切。十二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祢
    2. 䄋
    3. 鿆
    4. 禢
    5. 禊
    6. 禔
    7. 祄
    8. 鿅
    9. 禉
    10. 礿
    11. 禕
    12. 䄄
同筆畫
    1. 质
    2. 诩
    3. 怭
    4. 侈
    5. 非
    6. 枤
    7. 妶
    8. 奌
    9. 㶨
    10. 疞
    11. 㘵
    12. 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