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石

部外 17

總筆畫 22

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5E4

上中下结构

1251245132511325113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gkhd

jbmrr

ajgg

部首 石 部外 17總筆劃 22

統一碼 255E4筆順 1251245132511325113251

𥗤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中】【虫】 蠹·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8

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𥗤”字頭,請參考“蠹”字。)
【申集中】【虫】 蠹·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8

〔古文〕螙【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說文】木中蟲也。【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註】蟲在木中謂之蠹。

又【前漢·南粵傳】桂蠹一器。

又【續博物志】積穀則生蠹。

又蠹書。【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蠹書于羽陵。【註】暴書中蠹蟲,使不藏匿也。【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又【爾雅·釋蟲】蜭,毛蠹。【註】卽蛓也。 【說文】作蠹,省作螙,象䖵在木中形。【集韻】亦作𧔬。【韻會】別作蠧,非。

© 漢典
【卷十三】【䖵】

蠹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𥗤”字頭,請參考“蠹”字:)
【卷十三】【䖵】
『說文解字』

木中蟲。从䖵橐聲。螙,蠹或从木,象蟲在木中形,譚長說。當故切

『說文解字注』

(蠹)木中蟲。在木中食木者也。今俗謂之蛀。音注。左傳曰。公聚朽蠹。从䖵。槖聲。當故切。五部。


(螙)蠹或从木。象蟲在木中形。譚長說。上形聲。此會意。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磍
    2. 䂶
    3. 磇
    4. 碲
    5. 碕
    6. 硷
    7. 硫
    8. 砊
    9. 硖
    10. 磌
    11. 硐
    12. 礆
同筆畫
    1. 䵏
    2. 龓
    3. 䤖
    4. 䨶
    5. 巖
    6. 驓
    7. 躐
    8. 䪝
    9. 蘸
    10. 鷑
    11. 轢
    12. 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