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矢

部外 3

總筆畫 8

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3A8

上下结构

121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hftd

lmok

bdim

部首 矢 部外 2總筆劃 7

統一碼 253A8筆順 12131134

𥎨 基本解釋

© 漢典
【午集中】【矢】 矢·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0

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𥎨”字頭,請參考“矢”字。)
【午集中】【矢】 矢·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0

〔古文〕𠂕𠓡【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𠀤尸上聲。【說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宋衷云】黃帝臣也。【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爾雅·釋詁】矢,弛也。【疏】以弓釋弦曰弛。【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易·繫辭】剡木爲矢。【書·顧命】垂之竹矢。【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恆矢,𤷒矢,用諸散射。【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一作嗃矢。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𨻰也。【虞書序】臯陶矢闕謨。【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詩·大雅】無矢我陵。【傳】矢,𨻰也。【箋】猶當也。【正義】矢實𨻰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𨻰,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書·盤庚】出矢言。【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直也。【易·解卦】得黃矢貞吉。【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云。 【集韻】或作𥬘。

© 漢典
【卷五】【矢】

矢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𥎨”字頭,請參考“矢”字:)
【卷五】【矢】
『說文解字』

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凡矢之屬皆从矢。式視切

『說文解字注』

(矢)弓弩矢也。弓弩所用䠶之矢也。从入。矢欲其中。象鏑?羽之形。鏑謂丨也。金部曰。鏑、矢鏠也。?作?者、誤。?謂八也。木部曰。桰、矢桰檃弦処。岐其耑以居弦也。羽謂一也。羽部曰。翦、矢羽是也。矢羽從、而橫之何也。以識其物耳。矢之制詳於考工記矢人。式視切。十五部。古者夷牟初作矢。山海經曰。少暤生般。般是始爲弓矢。郭曰。世本云牟夷作矢。揮作弓。弓矢一器。作之㒳人。於義有疑。此言般之作是。按弦木爲弧。掞木爲矢。𣪠傳系諸黃帝堯舜之下。葢不妨有同時合成之者。夷牟、郭作牟夷。孫卿作浮游。凡矢之屬皆从矢。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矦
    2. 䂕
    3. 矱
    4. 䂑
    5. 矯
    6. 知
    7. 矣
    8. 矧
    9. 矩
    10. 䂐
    11. 矤
    12. 矫
同筆畫
    1. 纹
    2. 㕇
    3. 芜
    4. 佐
    5. 况
    6. 轩
    7. 䢍
    8. 宋
    9. 际
    10. 坖
    11. 杕
    12. 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