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ū

ㄉㄨ

部首 目

部外 7

總筆畫 12

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1B3

上下结构

4134424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yauh

ifbu

sesl

拼音 dū

注音 ㄉㄨ

部首 目 部外 7總筆劃 12

統一碼 251B3筆順 413442425111

𥆳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𥆳

dū ㄉㄨ

     ◎ “督”的俗字。

© 漢典
【午集中】【目】 督·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督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𥆳”字頭,請參考“督”字。)
【午集中】【目】 督·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𠀤音篤。【說文】察也。【廣韻】率也,勸也。【增韻】催趨也。【正韻】董也。

又敕戒也。【前漢·車千秋傳】宜有以敎督。【唐晝裴度傳】請身督戰。

又【說文】目痛也。

又【爾雅·釋詁】正也。【左傳·僖十二年】謂督不忘。【疏】謂管仲功德正而不忘也。

又【增韻】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註】督,責也。

又考也。【韓非子·揚權篇】督參鞠之。【註】考驗盡之也。

又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督旁之脩。【疏】中央爲督,所以督率兩旁。【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註】督,中也。謂中兩閒而立,俗所謂騎縫也。【六書故】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別作裻。

又【奇經攷】督者,都也,督脈爲陽脈之都綱。

又家督,長子也。【史記·越世家】朱公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

又大將曰督。【後漢·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

又督郵,督護,都督,皆官名。

又地名。【左傳·成十六年】我師次于督揚。【註】卽祝柯縣,今屬濟南郡。

又【史記·燕世家】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註】督亢,燕地。徐廣曰:涿有督亢亭。

又姓。望出巴郡,晉有督戎。

又通作篤毒竺。【書·微子之命】曰篤不忘。【孔傳】篤,厚也。本又作竺。左傳謂:督不忘。林註謂:督厚不可忘也。【前漢·張騫傳】身毒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後漢·杜篤論都賦】摧天督。【註】卽天竺國。按此是督與篤竺毒古𠀤通。

© 漢典
【卷四】【目】

督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𥆳”字頭,請參考“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察也。一曰目痛也。从目叔聲。冬毒切

『說文解字注』

(督)察視也。視字依師古漢書注補。凡師古引說文多有不言說文曰者。車千秋傳。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又曰。宜有以敎督。按六經但言董。董卽督也。督者、以中道察視之。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縫亦曰督縫。从目。叔聲。冬毒切。三部。𣜩省作督。一曰目痛也。鍇本痛作病。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嘟(du1)
    2. 醏(du1)
    3. 督(du1)
    4. 闍(du1)
    5. 剢(du1)
    6. 阇(du1)
    7. 都(du1)
    8. 厾(du1)
同部首
    1. 瞏
    2. 䁯
    3. 睱
    4. 䁹
    5. 眈
    6. 睢
    7. 睆
    8. 省
    9. 眀
    10. 䁿
    11. 睛
    12. 瞓
同筆畫
    1. 湨
    2. 㾙
    3. 揗
    4. 㞚
    5. 㥝
    6. 㾛
    7. 䣱
    8. 媦
    9. 猴
    10. 蜑
    11. 锍
    12. 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