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田

部外 8

總筆畫 13

祗

統一碼

筆順

扩展B U+24CA5

25114525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jpmh

lwlb

kwlb

部首 田 部外 8總筆劃 13

統一碼 24CA5筆順 2511452525112

𤲥 基本解釋

© 漢典
【午集下】【示】 祗·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𤲥”字頭,請參考“祗”字。)
【午集下】【示】 祗·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 漢典
【卷一】【示】

祗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𤲥”字頭,請參考“祗”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敬也。从示氐聲。旨移切

『說文解字注』

(祗)敬也。見釋詁。从示。氐聲。旨夷切。古音凡氐聲字在第十五部。凡氏聲字在第十六部。此廣韵祇入五支、祗入六脂所由分也。鉉所據唐韵。祗、旨移切。是孫愐祗入五支。遠遜於宋廣韵所改定矣。經典釋文於商頌上帝是祗諸時反。則又𨷻入七之。於孔子閒居諸夷反。則固不誤。此等學者所當審定畫一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畴
    2. 畘
    3. 甾
    4. 畦
    5. 㽟
    6. 畊
    7. 畐
    8. 㽤
    9. 㽛
    10. 电
    11. 畜
    12. 畃
同筆畫
    1. 輀
    2. 罩
    3. 絿
    4. 節
    5. 輇
    6. 鉋
    7. 搉
    8. 搢
    9. 禖
    10. 蓑
    11. 滃
    12. 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