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玉

部外 9

總筆畫 13

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49B0

左右结构

1121354554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gtxi

mghef

crz

部首 玉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249B0筆順 1121354554234

𤦰 基本解釋

© 漢典
【午集上】【玉】 𤦰·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𤦰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𤦰·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正字通】俗瑬字。

© 漢典
【卷一】【玉】

瑬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𤦰”字頭,請參考“瑬”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垂玉也。冕飾。从玉流聲。力求切

『說文解字注』

(瑬)𠂹玉也。冕飾。弁師。掌王之五冕。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諸矦之繅斿九就。珉玉三采。繅斿皆就。注。繅、雜文之名。合五采絲爲之繩。垂於延之前後。就、成也。繩之每一帀而貫五采玉。十二斿則十二玉也。繅不言皆。有不皆者。衮衣之冕十二斿。則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之冕繅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之冕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玄衣之冕三斿。用玉七十二。矦當爲公。字之誤也。三采、朱白蒼也。繅斿皆就、皆三采也。每繅九成、則九玉也。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按弁師作斿。玉藻从俗字作旒。皆瑬之假借字。从王。流聲。力求切。三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琚
    2. 玞
    3. 㻋
    4. 瓘
    5. 瓇
    6. 璅
    7. 㻘
    8. 璣
    9. 璬
    10. 琒
    11. 琑
    12. 珠
同筆畫
    1. 㾩
    2. 感
    3. 滆
    4. 嗑
    5. 暙
    6. 龆
    7. 蓆
    8. 瑥
    9. 䊈
    10. 彚
    11. 睔
    12. 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