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火

部外 4

總筆畫 8

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41A5

左右结构

43343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oqug

fpim

uorb

部首 火 部外 4總筆劃 8

統一碼 241A5筆順 43343511

𤆥 基本解釋

© 漢典
【巳集中】【火】 灼·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灼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𤆥”字頭,請參考“灼”字。)
【巳集中】【火】 灼·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酌。【說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

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註】猶云:恐𤋲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 漢典
【卷十】【火】

灼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𤆥”字頭,請參考“灼”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炙也。从火勺聲。之若切

『說文解字注』

(灼)灸也。灸各本作炙。誤。今正。此與上灸篆爲轉注。炙謂炮肉。灼謂凡物以火附箸之。如以楚焞柱龜曰灼龜。其一耑也。七諫注曰。㸃、汚也。灼、灸也。猶身有病、人㸃灸之。醫書以艾灸體謂之壯。壯者、灼之語轉也。淮南注曰。然也。廣雅曰。爇也。素問注曰。燒也。其義皆相近。几訓灼爲明者、皆由經傳叚灼爲焯。桃夭傳曰灼灼、華之盛也。謂灼爲焯之叚借字也。周書。焯見三有俊心。今本作灼見。从火。勺聲。之若切。二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烅
    2. 熒
    3. 熁
    4. 燀
    5. 㶥
    6. 㶶
    7. 爕
    8. 燰
    9. 燽
    10. 燧
    11. 炯
    12. 煽
同筆畫
    1. 咉
    2. 屆
    3. 祄
    4. 怯
    5. 䏘
    6. 泏
    7. 㧓
    8. 㞾
    9. 刮
    10. 饳
    11. 疛
    12. 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