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水

部外 16

總筆畫 19

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40D9

左右结构

4413222431431121212

五筆

倉頡

鄭碼

iwoa

eott

vnue

部首 水 部外 16總筆劃 19

統一碼 240D9筆順 4413222431431121212

𤃙 基本解釋

© 漢典
【巳集上】【水】 濮·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𤃙”字頭,請參考“濮”字。)
【巳集上】【水】 濮·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木切,音卜。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水經】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州名。【廣輿記】屬東昌府,春秋衞成公都此,漢鄄城,隋濮州。

又竹名。【前漢·哀牢夷傳】其竹節相去一尺,名濮竹。

又【孫𥠇·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

© 漢典
【卷十一】【水】

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𤃙”字頭,請參考“濮”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从水僕聲。博木切

『說文解字注』

(濮)濮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東郡濮陽、二志同。前志濮陽下曰。衞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杜預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虛。今直𣜩大名府開州西南濮陽故城是也。鉅野、二志屬山陽郡。前志鉅壄下曰。大壄澤在北。兖州藪。卽西狩獲麟之所。爾雅十藪之一。今山東曹州府鉅野縣、漢舊縣也。自隨以後。濟流枯竭。大野漸微。元末爲河所決。河徙後遂涸爲平陸。濮水者、殷紂時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沈之水也。前志陳畱郡封丘下曰。濮渠水首受?。東北至都關入羊里水。水經注濟水篇言濮渠故瀆、自濟東北流爲高梁陂。又東逕匡城北。又東北逕酸棗縣故城南。又東逕蒲城北。又東逕韋城南。又東逕長垣縣故城北。又東分爲二瀆。北濮出焉。濮渠又東逕須城北。又東逕濮陽故城南。又東逕離狐縣故城南。又東逕葭密縣故城北。又東北逕鹿城南。又東與句瀆合。與濟同入鉅野。按酈所云、卽許所說故道也。今濮河自河南封邱縣流徑長垣縣北、東明縣南。又東經開州東南。合洪河入山東濮州界。俗譌爲普河。方輿紀要曰。今濟絶河遷。濮水源流不可復考矣。从水。僕聲。博木切。三部。牧誓、左傳之濮人、百濮、則在江漢之南。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㶒
    2. 演
    3. 滣
    4. 濋
    5. 流
    6. 㴎
    7. 滾
    8. 汃
    9. 汕
    10. 㵸
    11. 㵞
    12. 瀁
同筆畫
    1. 鏪
    2. 鏕
    3. 攒
    4. 譒
    5. 鯦
    6. 䌜
    7. 㢝
    8. 羸
    9. 䴺
    10. 曡
    11. 齖
    12. 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