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wěn

部首 水

部外 8

總筆畫 11

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D8C

左右结构

4413515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iqat

ehpk

vrmo

拼音 wěn

部首 水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23D8C筆順 44135153134

𣶌 基本解釋

© 漢典
【巳集上】【水】 𣶌·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𣶌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𣶌·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集韻】汶或从〈氏攵〉。詳汶字註。

© 漢典
【卷十一】【水】

汶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𣶌”字頭,請參考“汶”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从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亡運切

『說文解字注』

(汶)汶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琅邪郡朱虛、見前志。後志屬北海國。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朱虛故城。前志朱虛下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水經曰。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東北入於濰。謂之東汶水。以別於禹貢汶水也。按東泰山卽封禪書黃帝封東泰山、今沂山是也。今東汶河源出臨胊縣南沂山東北谷。東流近穆陵關。折東北流數十里。折東流百五十里。至安邱縣西南境。折東北流經縣城西北。又東流數十里與濰水會。从水。文聲。亡運切。十三部。按二汶水在齊。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考工記。貉踰汶則死。淮南子同。鄭云。汶水在魯北。酈注以入汶水篇。考工記多齊語、則謂入?之汶無疑也。殷敬順剏爲異說。殊非是。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此謂禹貢汶水也。上文渭水、濕水、沂水皆舉別說。皆謂一水而說源有不同也。此則畫然二水。源流皆異。泰山郡萊蕪、二志同。前志萊蕪下曰。原山、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水經於濟水曰。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畍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於汶水曰。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按舊泲水合汶於安民亭。今東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鎭卽古亭也。今汶水出今山東泰安府萊蕪縣東北七十里之原山。亦名馬耳山。西南流經縣城西北。又經泰安府南境。又經寧陽縣北境。至汶上縣北之戴村壩。又經汶上西南境之南旺。分流南北。南流者四分以接徐沛。北流者六分以接臨淸。自明永樂中宋禮開會通河以及 國朝運河皆全資汶水。而入泲之故道湮矣。前志朱虛下但云汶水。萊蕪下則云禹貢汶水。然則出朱虛入濰者、非禹貢汶水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㳐
    2. 汥
    3. 洠
    4. 渳
    5. 灧
    6. 溗
    7. 澽
    8. 泘
    9. 汯
    10. 濐
    11. 㲸
    12. 瀍
同筆畫
    1. 䄊
    2. 惀
    3. 罣
    4. 聍
    5. 觘
    6. 堵
    7. 祶
    8. 麸
    9. 菤
    10. 控
    11. 舸
    12. 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