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殳

部外 5

總筆畫 9

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A85

左右结构

12121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ghmc

mmhne

aiqx

部首 殳 部外 5總筆劃 9

統一碼 23A85筆順 121213554

𣪅 基本解釋

© 漢典
【辰集下】【殳】 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𣪅 《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 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字彙補】同毆。

© 漢典
【卷三】【殳】

毆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𣪅”字頭,請參考“毆”字:)
【卷三】【殳】
『說文解字』

捶毄物也。从殳區聲。烏后切

『說文解字注』

(毆)捶𣪠物也。捶、以杖擊也。因謂杖爲捶。捶𣪠物者、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卽今經典之?字。廣韵曰。俗作?。是也。唐石經周禮。射鳥氏以弓矢毆烏鳶。方相氏索室毆疫。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冥氏以靈𡔷毆之。庶氏凡毆蠱則令之比之。壷涿氏以炮土之𡔷毆之。今版本皆作?。唐刻獨不誤。張參五經文字殳部毆一口反。攴部無?。殳部毆字正爲經典而出。特未嘗箸之曰又起俱反、俗作?耳。毆訓 捶𣪠物。故以弓矢、以戈、以靈𡔷、以炮土之𡔷皆捶擊意也。區聲古音在四部。讀一口反。音轉入五部。釋文讀起俱、?于反。淺人乃分析一口爲毆打之字。起俱、?于爲驅逐之字。誤矣。又云。?是馬部驅之古文。夫?在馬部爲古文。驅在殳部爲俗毆字。無庸牽合。驅訓馬馳。毆訓捶𣪠。試思爲淵?魚、爲叢?爵之類。可改爲驅魚、驅爵乎。鄭注周禮曰。凡言馭者、所以?之納之於善。豈可改爲驅之納之於善乎。卽古閒有假借通用。唐石經固不可易也。○又按此部自?而下。言擊者八。言𣪠者二。不應錯出不倫。葢擊字皆本作𣪠。淺人改之而未盡。擊、攴也。攴、小𣪠也。與𣪠字義異。从殳。區聲。烏后切。四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㲁
    2. 㲄
    3. 㱼
    4. 殴
    5. 殾
    6. 毀
    7. 毆
    8. 㱽
    9. 㲀
    10. 殼
    11. 毃
    12. 㲇
同筆畫
    1. 呰
    2. 盆
    3. 陜
    4. 觉
    5. 舤
    6. 勉
    7. 挠
    8. 革
    9. 姮
    10. 恟
    11. 㲒
    12. 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