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木

部外 10

總筆畫 14

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5EA

左右结构

123412123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saws

dtod

feof

部首 木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235EA筆順 12341212341234

𣗪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上】【艸】 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𣗪”字頭,請參考“茶”字。)
【申集上】【艸】 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𠀤垞平聲。【廣韻】俗𣗪字。春藏葉,可以爲飮。【韻會】茗也。本作荼,或作𣗪,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又【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又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槄
    2. 槴
    3. 榌
    4. 様
    5. 橆
    6. 枮
    7. 橺
    8. 㭑
    9. 杇
    10. 染
    11. 桞
    12. 棭
同筆畫
    1. 搹
    2. 献
    3. 䅚
    4. 溎
    5. 趎
    6. 辠
    7. 䆩
    8. 䐕
    9. 腜
    10. 褄
    11. 兡
    12. 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