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íng

ㄌㄧㄥˊ

部首 月

部外 10

總筆畫 14

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38E

左右结构

35114311343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eudw

bfqo

quoo

拼音 líng

注音 ㄌㄧㄥˊ

部首 月 部外 10總筆劃 14

統一碼 2338E筆順 35114311343434

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𣎎

líng ㄌㄧㄥˊ

  1. 同“凌”。《説文•仌部》:“𣎎,仌出也。《詩》曰:‘納于𣎎陰。’凌,𣎎或从夌。”
© 漢典
【辰集上】【月】 𣎎·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𣎎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 𣎎·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集韻】閭承切,音陵。與凌同。【說文】作𣎎,仌出也。从仌勝聲。《詩》曰:納于𣎎隂。或作凌。从仌朕聲。𣎎字原从𦩎作。

又𠗲,同。

© 漢典
【卷十一】【仌】

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𣎎”字頭,請參考“𠗲”字:)
【卷十一】【仌】
『說文解字』

仌出也。从仌朕聲。《詩》曰:“納于𣎎陰。”凌,𣎎或从夌。力膺切〖注〗又𠗲,同。

『說文解字注』

(𠗲)仌出也。仌出者,謂仌之出水文棱棱然。輕讀爲力膺切,重讀則里孕切,今俗語猶尒。豳詩:三之日納于凌陰。傳曰:凌陰,冰室也。此以冰釋凌,以室釋陰,非謂𠗲爲仌室也。鄭注周禮凌人徑云凌,冰室也。似失之。从仌𦨶聲。六部。詩曰:納于𣎎陰。七月文。


(凌)𣎎或从夌。夌聲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淩(ling2)
    2. 砱(ling2)
    3. 凌(ling2)
    4. 紷(ling2)
    5. 柃(ling2)
    6. 羚(ling2)
    7. 㾉(ling2)
    8. 䴒(ling2)
    9. 䴫(ling2)
    10. 䌢(ling2)
    11. 呤(ling2)
    12. 昤(ling2)
同部首
    1. 肙
    2. 肜
    3. 股
    4. 胘
    5. 肶
    6. 胀
    7. 䐈
    8. 䏔
    9. 䐹
    10. 脧
    11. 脕
    12. 䐵
同筆畫
    1. 潢
    2. 獃
    3. 蔢
    4. 肇
    5. 㓿
    6. 蜙
    7. 跽
    8. 㱲
    9. 箜
    10. 䔖
    11. 䩆
    12. 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