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日

部外 2

總筆畫 6

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142

上下结构

251141

五筆

倉頡

鄭碼

jyf

ay

ksvv

部首 日 部外 2總筆劃 6

統一碼 23142筆順 251141

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𣅂

dàn ㄉㄢˋ

  1. 同“旦”。
© 漢典
【辰集上】【日】 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𣅂”字頭,請參考“旦”字。)
【辰集上】【日】 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丹去聲。【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曉也。【爾雅·釋詁】旦,早也。【書·大禹謨】正月朔旦。【詩·陳風】穀旦于差。

又【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又【詩·衞風】信誓旦旦。【箋】言其懇惻款誠。【疏】旦旦猶怛怛。【釋文】旦旦,《說文》作𢘇𢘇。

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𠛬也。

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又盍旦。【禮·坊記】相彼盍旦。【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又與神同。【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又【韻補】叶都眷切。【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

© 漢典
【卷七】【旦】

旦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𣅂”字頭,請參考“旦”字:)
【卷七】【旦】
『說文解字』

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屬皆从旦。得案切

『說文解字注』

(旦)朙也。明當作朝。下文云:朝者,旦也。二字互訓。大雅板毛傳曰:旦,明也。此旦引伸之義,非其本義。衞風:信誓旦旦。傳曰:信誓旦旦然。謂明明然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易曰:明出地上㬜。得案切。十四部。凡旦之屬皆从旦。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晐
    2. 暠
    3. 曢
    4. 晶
    5. 㬆
    6. 㫻
    7. 㫴
    8. 曔
    9. 者
    10. 暺
    11. 曈
    12. 昰
同筆畫
    1. 羽
    2. 凩
    3. 丞
    4. 㐺
    5. 伌
    6. 妄
    7. 亦
    8. 㐐
    9. 冰
    10. 传
    11. 迃
    12. 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