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攴

部外 9

總筆畫 13

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2F99

左右结构

251113533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jgqc

ahye

kaix

部首 攴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22F99筆順 2511135332154

𢾙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中】【手】 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𢾙”字頭,請參考“揚”字。)
【卯集中】【手】 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古文〕敭𠭲【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飛舉也。【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薪。【傳】揚,激揚也。【疏】謂水急激而飛揚,波流疾之意也。

又【豳風】以伐遠揚。【疏】謂長條揚起者。

又【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易·夬卦】揚于王庭。【疏】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書·堯典】明明揚側陋。【禮·文王世子】或以言揚。【疏】能言語應對,亦舉用之。

又稱說也。【禮·祭統】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前漢·季布傳】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

又【爾雅·釋詁】𢋐揚,續也。

又簸去糠粃也。【詩·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又眉上下曰揚。【詩·鄘風】揚且之皙也。【傳】揚,眉上廣。【又】子之淸揚。【疏】揚者,眉上之美名。旣名眉爲揚,因謂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揚。

又鉞也。【詩·大雅】干戈戚揚。

又州名。【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疏】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揚也。

又姓。【揚雄·自序】揚別爲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因氏。

又宋揚避舉,明揚光休。 通作颺。

© 漢典
【】【】

𢾙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揚。从攴。漢碑用颺歷。他文用敭歷。皆用今文尙書般庚之優賢揚歷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㪝
    2. 㪮
    3. 敱
    4. 㪕
    5. 㪡
    6. 㪇
    7. 敽
    8. 敊
    9. 㪪
    10. 㪭
    11. 敁
    12. 敲
同筆畫
    1. 稕
    2. 揧
    3. 幊
    4. 瘐
    5. 腹
    6. 㨣
    7. 墷
    8. 颬
    9. 剹
    10. 㜜
    11. 塒
    12. 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