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手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2C7C

左右结构

1211252213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rsta

qmwt

dfme

部首 手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22C7C筆順 1211252213132

𢱼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中】【手】 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𢱼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篇海】同揖。

© 漢典
【卷十二】【手】

揖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𢱼”字頭,請參考“揖”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攘也。从手咠聲。一曰手箸胷曰揖。伊入切

『說文解字注』

(揖)攘也。攘汲古閣改作讓。誤。此與下文攘推也相聯爲文。鄭禮注云。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凡推手小下之爲土揖。推手小舉之爲天揖。推手平之爲時揖也。成十六年。敢肅使者。則若今人之長揖。从手。咠聲。伊入切。八部。一曰手箸匈曰揖。此別一義。上言揖以爲讓。謂手遠於胸。此言手箸於胸曰揖者。箸直略切。禮經有揖有厭。厭一涉切。推手曰揖。引手曰厭。推者、推之遠胸。引者、引之箸胸。如鄉飲酒。主人揖先入。此用推手也。賓厭眔賓。此用引手也。謙若不敢前也。今文厭皆作揖。則今文禮有揖無厭。許君於禮或從古文。或從今文。此手箸胸曰揖。葢於此從今文。不從古文。是以統謂之揖尒。推手引手隨宐而用。今人謙讓亦兼有此二者。周禮疏、儀禮疏厭或作撎。譌字不可從。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搧
    2. 摄
    3. 扽
    4. 㧩
    5. 搰
    6. 挕
    7. 払
    8. 揔
    9. 揘
    10. 擱
    11. 摭
    12. 撹
同筆畫
    1. 遞
    2. 裠
    3. 鳧
    4. 䇸
    5. 鈯
    6. 詪
    7. 蓢
    8. 働
    9. 艀
    10. 窡
    11. 慎
    12. 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