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ǐ

ㄧˇ

部首 手

部外 7

總筆畫 10

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B60

左右結構

12115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rxtd

qpok

drma

拼音 yǐ

注音 ㄧˇ

部首 手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2B60筆順 1211531134

𢭠 基本解釋

● 𢭠

yǐ ㄧˇ


  1. 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卯集中】【手】 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𢭠」字頭,请參考「撲」字。)
【卯集中】【手】 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𠀤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

又【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𢷏。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與攴同。小擊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杖也。與扑同。【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又【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註】未調習之馬。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漢典】
【卷十二】【手】

↳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𢭠」字頭,请參考「撲」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挨也。从手菐聲。蒲角切

《說文解字注》

(撲)挨也。撲與扑㯷、義皆別。今人溷之。廣韵一屋云。拂箸。今義也。从手。聲。蒲角切。廣韵普木切。一部。

【漢典】

𢭠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掂
    2. 搔
    3. 㧆
    4. 㧼
    5. 抑
    6. 擾
    7. 㨳
    8. 摎
    9. 㧻
    10. 抈
    11. 㧺
    12. 㧑
同筆畫
    1. 祯
    2. 荵
    3. 逜
    4. 郪
    5. 浆
    6. 酒
    7. 捔
    8. 狷
    9. 栜
    10. 展
    11. 剠
    12. 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