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手

部外 7

總筆畫 10

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2B39

左右结构

121512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rfnf

qgug

dbbz

部首 手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22B39筆順 1215121121

𢬹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中】【手】 𢬹·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𢬹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𢬹·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俗挑字。

© 漢典
【卷十二】【手】

挑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𢬹”字頭,請參考“挑”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撓也。从手兆聲。一曰摷也。《國語》曰:“卻至挑天。”土凋切

『說文解字注』

(挑)撓也。下文云。撓者、擾也。擾者、煩也。挑者、謂撥動之。左傳云挑戰是也。从手。兆聲。土凋切。二部。一曰摷也。摷者、拘擊也。小徐摷下有爭。國語曰。郤至挑天。周語單襄公語。韋本作佻天。注云。佻、偷也。今按佻天之功、以爲己力。與左傳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爲己力。語意正同。然則許意爲一曰摷爭作證。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摥
    2. 掴
    3. 㨹
    4. 挨
    5. 披
    6. 攗
    7. 撺
    8. 㩀
    9. 抢
    10. 揖
    11. 拸
    12. 掅
同筆畫
    1. 砝
    2. 倨
    3. 烅
    4. 恕
    5. 眣
    6. 莏
    7. 俿
    8. 㳨
    9. 釘
    10. 衷
    11. 聀
    12. 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