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hè

部首 手

部外 7

總筆畫 10

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2B32

左右结构

121321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rwsk

qomr

dnaj

拼音 hè

部首 手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22B32筆順 1213212512

𢬲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中】【手】 𢬲·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𢬲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𢬲·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集韻】下可切,荷上聲。擔也。與荷何同。或作抲。

© 漢典
【卷一】【艸】

荷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𢬲”字頭,請參考“荷”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芙蕖葉。从艸何聲。胡哥切

『說文解字注』

(荷)扶渠葉。今爾雅曰。其葉蕸。音義云。衆家無此句。惟郭有。就郭本中或復無此句。亦竝闕讀。玉裁按。無者是也。高注淮南云。荷夫渠也。其莖曰茄。其本曰蔤。其根曰藕。其華曰夫容。其秀曰䓿萏。其實蓮。蓮之藏者菂。菂之中心曰薏。大致與爾雅同。亦無其葉蕸三字、葢大葉駭人。故謂之荷。大葉扶搖而起。渠央寬大。故曰夫渠。爾雅假葉名其通體。故分別莖華實根各名而冠以荷夫渠三字。則不必更言其葉也。荷夫渠之華爲䓿萏。䓿萏之葉爲荷夫渠。省文互見之法也。或疑闕葉而補之。亦必當曰其葉荷。不嫌重複。無庸肊造蕸字。又案屈原、宋玉、楊雄皆以芙蓉與芰荷對文。然則芰者蔆之葉。蔆者芰之實。蔆之言棱角也。芰之言支起也。从艸。何聲。胡哥切。十七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授
    2. 抿
    3. 擱
    4. 擣
    5. 㩑
    6. 摗
    7. 抚
    8. 掑
    9. 㩄
    10. 搷
    11. 抧
    12. 搮
同筆畫
    1. 涠
    2. 䀟
    3. 訓
    4. 栬
    5. 㧶
    6. 哺
    7. 㬹
    8. 牷
    9. 晅
    10. 剗
    11. 捉
    12. 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