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彳

部外 10

總筆畫 13

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254C

左右结构

33251341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tnuh

hosyj

oixs

部首 彳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2254C筆順 3325134143112

𢕌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下】【辵】 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𢕌”字頭,請參考“遲”字。)
【酉集下】【辵】 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𨻰尼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詩·𨻰風】可以棲遲。

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

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𨒈𠀤同。

© 漢典
【卷二】【辵】

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𢕌”字頭,請參考“遲”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徐行也。从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𨒈,遲或从𡰥。遟,籒文遲从屖。直尼切

『說文解字注』

(遲)徐行也。今人謂稽延爲遲。平聲。謂待之爲遲。去聲。从辵。犀聲。直尼切。十五部。詩曰。行道遲遲。邶風文。毛曰。遲遲、舒行皃。


(𨒈)遲或从𡰥。按此字疑後人因楊雄傳而增也。甘泉賦曰。靈遟?兮。說者皆云上音棲、下音遲。?卽遲字也。然文選作迉迡、與漢書異。玉篇、汗𥳑亦皆作迡。集韵引尙書迡任。又未必眞壁中古文也。


(遟)籒文遲。从屖。兼會意形聲也。五經文字曰。今从籒文。謂唐人經典用遟不用遲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從
    2. 徒
    3. 彴
    4. 彽
    5. 徭
    6. 㣫
    7. 徉
    8. 御
    9. 㣙
    10. 徴
    11. 㣰
    12. 徼
同筆畫
    1. 愶
    2. 䘽
    3. 瑎
    4. 㬋
    5. 䯉
    6. 貆
    7. 䐏
    8. 滄
    9. 㴱
    10. 窟
    11. 蒰
    12. 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